老子的职称
老子,姓李名耳。老子生活的年代已经无从确切考证,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:他生命的周期就在那连年战祸、兵荒马乱的周朝。生活在中原地带的老子就这样在心如刀绞的格局里度着日,而且一度当上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(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号),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。按照当今学术界研究的常规思路,一般学者最关心的还是老子的政治哲学、老子的理想国家,甚至还有:老子在当馆长期间把国家图书馆的藏书结构、馆藏数量搞上去没有。不过,我这里还是多了一层人文关怀:更关心老子的个人生活,比如标题所命名的——“职称”。
有人一定会说,你这个人真是吃饱了撑的,活人还关心不过来呢,干吗还要关心八竿子甩不着边的人?不过,从一个历史学者的身份出发,我想说的话可用一句流行歌词来概括:“请让我来关心你,就像关心我们自己。”这个关心终归还是替古人担忧,发怀古之幽情。用鲁迅的“狂人”之语便是:“我担心(怕)得有理!”
老子职称令人担忧的第一个问题是:他那个时代、那个专业究竟有没有博士学位点。在当今职称靠学历,“质量不够篇数来凑”的时代,老子的问题之关键在于:他思想的原创性使他寻找不到有资格“指导”他的“导师”。如果说没有学历可以弄个假的并不难,没有篇数随便挂上庄子、或者什么什么“子”的名字凑合也还可以蒙混过关,可没有足以指导自己的导师做金字招牌,老子好不尴尬啊!老子在当时可以说是走投无路、哭诉无门,远不如今天的教授、博导当年读博士那样顺理成章、惬意自得了。不难想象,缺乏原创的时代很多情况是可以黑白颠倒、指鹿为马的,即使是平庸的泡沫,我们都随时有可能赋予鲜花和掌声。
令老子尴尬的事情第二件就是:老子所有的论文和著作不过是5000言的《道德经》。单就这一条,无论你水平多高,影响多大,还不是被统统地“格杀勿论”?用流行的职称判断标准,我们可以知道每一个人参评的数量、参评论文的长短数字,但却无人知道到底哪一篇文章有价值,或者说即使知道了也没有人关心这个“价值”。要知道,5000言的《道德经》,无论是从论文、论著的角度衡定,都无法将老子拉到教授的行列。而现实中我们那些吃老子饭的人(专靠研究老子的《道德经》而被晋升为教授)可以说江山“辈”有人才出啊。也许容易理解我曾经在一篇随笔中的话:“智慧与数量无关。不然我们十亿人就可以轻易兑换成很多个爱迪生、爱因斯坦、钱学森了。”
让笔者担心的第三个问题是:即使老子写作了很多论文,当时如果没有核心刊物怎么办?根据各个单位职称评审的标准,核心刊物可是一个必备的基本项啊!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,当年梁漱溟进北大,可就是单凭一篇研究佛学的报告而被蔡元培破格的啊!
不过,可以让老子聊以自慰的是,无独有偶,西方的哲学大师萨特临终也还是一个讲师。但愿归但愿,还是让本文在老子那意味深长的话语中结束: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,有名万物之母。”
主办单位:灵宝市函谷关旅游网 地址: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
QQ群:110964728 电子信箱:hanguguan#126.com(将#换成@)
备案序号: ICP备0502700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11 HANGUGUAN.NET